在沧州市献县,有这样一所幼儿园,虽偏于一隅,却领军全县的乡村幼儿园。这所幼儿园,坚持16年“去小学化”,园长用16年的坚守和真情,换回了一串串荣光。
“创业真难啊!”说起当年创办全县乡镇第一所中心幼儿园,王广情沉浸在回忆中。
“四朵金花”四双眼睛对望了一下,八只手掌紧紧握在了一起,她们树立了一个坚定信念,如期装修好校舍,如期开园!
确定目标后,在时任园长樊凯华的带领下,王广情、贾素花和杨二建“四朵金花”开始了新的创业。
“三四个月的时间,我们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,四个人整天关在校园里,粉刷墙壁、修整地面、修理桌椅,实在忙不过来了,家属也来帮忙。”说起当年的艰辛,王广情咯咯地捂着嘴笑起来。
她说,那时几个人既是泥瓦匠,又是油漆工,有时还是电工、木工,装修好了校舍,又忙着招生。等到孩子们在家长领着入园时,“四朵金花”都瘦了一圈、黑了一圈。
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,樊园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。”王广情现在说起第一任园长樊凯华,依旧称赞和感激不已。
王广情说,在2003年以前,全县乡村还没有一所国办幼儿园,段村乡中心幼儿园是全县第一所,在实际管理教学中,她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。
王广情介绍,在农村,至今有的家长还认为早入学、早识字、早学知识,唯恐自己的孩子落在后面,“幼儿园小学化”一直是许多家长的心结和过不去的坎儿。但从段村乡中心幼儿园成立第一天起,“四朵金花”就确定了一个理念,决不能让幼儿园小学化,“去小学化”是她们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。
“但是很多家长不理解,到了大班,还不让孩子学拼音,不让孩子学汉字,你们的幼儿园就知道哄孩子玩啊?”王广情笑着说,家长说什么的也有,但她们始终坚持正确的教学方向,初心不变,方得始终。
让王广情记住的一位王姓家长,是“去小学化”的动人事例。有一次家长会,有几位家长又提出了让孩子学习汉字和拼音,说亲戚的孩子在某幼儿园认识了很多字,自己的孩子一个字母也不认识,让人家超过了一大截。
几位家长七嘴八舌,让王广情百口难辩。这时,那位王姓家长站出来,拉着自己的两个孩子“现身说法”。他说,自己有意识地培养一个上幼儿园的孩子学拼音、学汉字,另外一个不让学拼音和汉字,只让他动手动脑子——结果,半年后发现小学化的孩子还不如另外一个孩子聪明。
那位王姓家长激动地说:“我不是幼儿园请来的‘托儿’,就是把自己的两个孩子当‘实验’。”
王姓家长给王广情解了围,家长们也理解了幼儿园的教学,“去小学化”一直坚持了下来。这一坚持就是16年。
她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家长会。王广情说,在很多乡村幼儿园,家长会是个令很多幼儿园老师头疼的事儿。“孩子留守,家长外出打工;或者家长根本不把孩子的学习当回事儿,都是导致家长会难以开成的原因。”王广情掰着手指头说。但在段村乡中心幼儿园却每个学期至少开两次家长会,而且每个幼儿至少有一位家长前来参加。
她当上园长后,就把家长会纳入一项幼儿园管理重要组成部分。“开始,家长们不愿说话,不愿互动,不愿交流,孩子也怯生生的,第一次家长会开得并不顺利。”王广情坦言。
只要思想不滑坡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王广情开动脑筋,第二次开家长会时,加入了“亲子游戏”。其中一个游戏是“老鼠老鼠偷吃米”,这是孩子们做熟的游戏,这次加入了家长,孩子家长都乐翻了天。
“有很多家长是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来参加的家长会,他们也跟孩子一起做起了游戏,白发苍苍的老人与幼稚的孩子一起做游戏,特别有意思。”王广情说起家长们投入的表演,眼里放出了光亮。
王广情说,很多孩子家庭状况不同,有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孩子,老师们都会给予特殊的关爱。有一个孩子每次开家长会,都是八十岁的奶奶来,王广情询问后得知,孩子的妈妈生活不能自理, 爸爸外出打工,奶奶是家庭的支柱。
奶奶很担心孙子在幼儿园的生活,有一次参加家长会时,在其他家长的鼓励下,她也和孙子表演了一个小游戏。“虽然游戏简单,奶奶表演笨拙,孩子表演羞涩,但赢得了所有家长和孩子们的热烈掌声,特别是奶奶看到孙子高兴的样子,当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。”王广情说,后来那位奶奶找到她,说孙子交给你们幼儿园,她很放心。
2014年,段村乡中心幼儿园入园人数达到了264人的顶峰,校舍房屋已不适应孩子们的需求,在多方努力下,他们搬到了现在的新址,西段村村西的二层楼房。
“如果把一所幼儿园比作一间屋子,孩子就是屋里的小主人,他有权按照自己的思路思想去装饰,去打扮,家长、老师不要干涉。”王广情动情地说。
家长非常支持孩子在幼儿园的各种制作和创作。有一次,一位家长早晨送孩子去幼儿园,在展示柜上找了很久也没发现自己孩子的作品。王广情看到家长着急的样子,就劝她说,也许孩子没有制作完,等你中午再来接孩子,作品就摆上了。家长怏怏地走了。
中午时分,家长接孩子时,看到展示台上孩子的作品,着急地嚷道:你看人家孩子做得多好,我家的咋就这么笨呢?
王广情把那位家长领到教室里,拿出一摞作品,让她仔细翻看。翻着翻着,家长忽然说道,这是俺家孩子原来的作品,你们都留着?!
王广情说,孩子不要跟别人比,要跟自己的过去比,你看看孩子从第一次的作品到现在,进步多大啊……没等王广情把话说完,那位家长眼泪落下来,深深地鞠了一躬:谢谢您对我孩子的关爱,谢谢您了!
16年,在历史长河也就一瞬间,但在人生中,却是一段不平凡部分。16年,王广情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幼儿教育事业。
在幼儿园旧址,院子里都是砖路,担心孩子在室外玩耍时绊倒,王广情就是把一块砖一块砖弄平整。孩子们的水杯,她定期消毒,有的孩子早晨没有吃饭,王广情就把孩子带到办公室,把自己带来大面包给孩子吃。
“在她眼里没有笨孩子,每个孩子都有聪明的一面,只是家长和老师没有发现罢了。”这是同事16年的贾素花老师对王广情的评价。贾老师说,广情是那么爱孩子,对园里每个孩子都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、照顾和呵护。
王广情在段村乡中心幼儿园工作了16年,家人在县城购置了楼房,她有多少次调回县城的机会,但因为舍不得自己亲手打造的幼儿园和喜欢的孩子们,多少次她又放弃了。因为她,丈夫也一直在乡村工作。
熟知她的人都觉得她光鲜、激情、阳光、魅力,既有女性的温柔,又有“女汉子”气概。她说,自己喜欢幼教事业,喜欢孩子,自己虽然是一个弱女子,“今生幼教,永远幼教”,就想把今生所有的热血、辛劳和汗水无私奉献,都给孩子们,无怨无悔!